在我国现行的整治经济制度下,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均自上而下制定并实施,具有高度统一性,对小(城)镇的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具有一致性。深刻认识政策法规的规律,对于特色小镇运营建设发展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国家层面政策
2016年2月,《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镇发展,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
201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2016年8月,《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32个省市区推荐上报特色小镇,将推荐小镇类型分为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其中北京市的房山长沟镇、昌平小汤山镇、密云古北口镇位列其中。
2016年10月,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角度诠释了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其对产业和生活的认定十分明确。
2、北京相关政策
2011年12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将在“十二五”期间着力打造旅游休闲特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商务会议特色镇、园区经济特色镇和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5类特色小城镇。北京目前共有182个小城镇,其中31个已纳入中心城范围,43个纳入新城规划范围;其余108个为相对独立发展的小城镇,其中42个被市政府确定为重点小城镇,包括延庆区康庄镇、永宁镇、八达岭镇、旧县镇。
2012年4月,首只专注于小城镇建设的股权投资基金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正式启动运营,引导本市42个重点小城镇打造成旅游休闲、商务会议、园区经济等五类特色小镇。全国首创用股权基金的方式,探索解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25亿元。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包括:与产业园区合作实施小城镇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通过更高的招商平台,推动小城镇产业向集约化、低碳化转变;与大型企业、小城镇合作开发建设小城镇文化创意、旅游度假、会议会展等商业设施;与大型企业合作培育特色优质农业产业,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2016年6月,本市召开《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本市将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性特色小城镇,承接中心区功能疏解,带动农民增收。特色小镇主要分三个类型,一是围绕重点镇的特色产业功能打造,比如密云区发展旅游业的“古北水镇”。二是围绕世园会、环球影城、新机场建设、冬奥会等重大工程项目打造的小镇,比如延庆区将打造世园小镇,聚焦园艺产业。三是承接中心城部分功能疏解的小镇,包括大学、医院和文化项目,比如海淀的城市学院就搬到了顺义。
2017年5月,《关于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功能性特色小城镇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从促进和规范并重、管控和创新并举的考虑出发,对规范小城镇建设发展秩序、全面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出了一系列举措。《通知》中明确了对特色小城镇的功能管控和产业管控——主要功能还是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和转移,基本聚集于生态、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教育、体育、科技、金融、总部等领域,对不符合新增产业禁限目录的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不予批准。
《通知》并不是完全针对由浙江兴起的特色小镇,而更多指的是特色小城镇。总体来看,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和范围都要更大一些,本身比特色小镇更有行政化的意味。特色小镇相对独立于市区,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在实践过程中,因二者在很多场合是基本重合或重叠进行的,故可被视为对北京周边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导向。